首页 > 资讯 > > 内容页

连云港灌云县:4k高清 市民影院里过戏瘾

发表于: 2023-08-09 11:17:37 来源:央广网

“听说小时候最爱看的‘小戏’《皮秀英四告》被搬上荧幕,又在家乡放映,我带着孙子专程从南京回来,一连看了3场。”日前,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伊山镇市民、年逾六旬的王奶奶开心地说:“我和几个戏迷将近40年没听到这么纯正的淮海戏‘拉魂腔’了,晚上看电影,白天还在小公园里和当年的票友们交流,过足了戏瘾。”


(资料图)

淮海戏电影《皮秀英四告》海报(通讯员供图)

7月25日下午,由江苏省演艺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淮海剧团联合出品的淮海戏首部戏曲电影《皮秀英四告》在灌云县影剧院首映,随后又连映多日,这道夏日里的文化大餐受到当地戏迷尤其是中老年票友的欢迎。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结和传递着一个民族和地域的历史记忆、共同情感和经验智慧,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无价瑰宝,更是人类文明进程中最具代表性、最精华的篇章。

地处黄海之滨的灌云,是一座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化底蕴深厚,“非遗”项目众多、风格独特的城市。在灌云的广大农村地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项目——淮海戏更是长期扎根于广大城乡人民群众中。作为发源地之一,淮海戏在灌云不但能适应舞台演出,也能在街头、乡村“摆地摊”,因此受到灌云人民多年的喜爱。上世纪80年代起,灌云淮海剧团年年送戏下乡,将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到各镇街、村社。

淮海戏源自灌云、沭阳一带流行的“拉魂腔”,因以板三弦伴奏,又称“三刮调”,早期是沿门说唱的“门头词”,清道光十年(公元1830年)后,艺人自由结班发展成为打地摊演出的“小戏”(当地称京剧为“大戏”),与柳琴戏、泗州戏同源。淮海戏因流行于淮海地区,曾称“淮海小戏”,1955年正式定名为淮海戏。剧目除自己原有的以外,又从京剧、徽剧、僮子戏、工鼓锣、小唱本移植改编,有了极大的丰富,号称有“三十二大本,六十四单出”。

淮海戏唱进敬老院(通讯员供图)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是淮海戏最为活跃和辉煌的时期,自90年代开始,由于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的普及,民众对淮海戏的兴趣也逐渐淡泊,尤其在年轻人中少有听众。听众越来越少,年老的艺人难以继续演唱,年轻艺人纷纷改行,出现后继乏人的情况。目前,淮海戏已经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淮海戏传统剧目有《樊梨花点兵》《皮秀英四告》《罗鞋记》《金刀记》《催租》《骂鸡》等。先后编演的现代戏有《大后方》《小板凳》《拾稖头》《春回粮仓》《十里香》《生死怨》等。

作为淮海戏传统经典剧目之一,《皮秀英四告》主要讲述了退任阁老黄彦忠嫌贫爱富、强迫未婚女婿李贤贵退婚,其女黄桂英却对贤贵情真意诚、私约赠银相助的故事。

作为淮海戏的专业艺术院团,江苏省淮海剧团肩负着该剧种的传承与发展重任。为切实推动地方剧种“走出去”,该片不但集结了上海“白玉兰”戏剧主角奖获得者吴玲、中国戏曲“梅花奖”获得者魏佳宁,以及张居国、孟善荣、祁树荣、熊化冰、徐建军等多位知名淮海戏名家,而且运用了目前最先进的4K高清数字拍摄技术,在画面上既保留传统戏剧特色特点,又积极融入新的科技和现代理念,让电影和戏曲艺术实现了完美融合,有助于吸引更多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对传统戏曲的关注和热爱。

戏迷票友走进影院争睹“非遗”经典风采(通讯员供图)

灌云县文化馆负责人介绍,“在灌云,淮海戏一直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独特的艺术风格,‘电影版’不仅弥补了我们淮海戏的历史空白,也圆了我们几代淮海戏人的梦想,更让发源地群众过足了戏瘾。”(夏兴俭 黄常州)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标签:

Copyright ©  2015-2023 今日公司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3005074号-40   联系邮箱:5 85 59 73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