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嘉庙村一羊绒制品厂的工人正在赶制订单。记者 马骏驰 摄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摇身一变,价格成千上万。
小小绒毛,制成产品,硬是从乡村走出,漂洋过海进入英国、法国、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的高档专柜,走出了国际范儿。
4月21日,记者一行走进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八一乡章嘉庙村,实地了解章嘉庙村是如何把小小绒毛,通过选、洗、梳、纺、织到远销海外,链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在临河区绒纺扶贫工厂,分选工人正按照颜色、品质,手工分选着刚从农户手里收购的羊毛。之后,羊毛、羊绒分别再按颜色、等级送入10米多长的洗毛机,经过6道工序清洗、烘干,最后打包成独立包装,整齐叠放在仓库。过不了多久,它们就会被送到梳绒厂进行分梳加工。
驱车行驶在村里平整的水泥路上,一会儿就到了张平三的盛平羊绒加工厂。只见24台梳绒机器正轰隆隆工作着。原毛送入机器,出来的羊毛变得又绒又细又软,拿手一抓,轻的像朵云一样,带着温热,散发着羊毛的温暖气息。梳好的羊毛被打成包装堆放在仓库,等待它们的是本村和其他远在河北、山东、浙江的客户。
张平三今年50岁,2015年,在政府支持下,他买下这片地,盖了几间正房和大大的仓库,注册了盛平绒毛加工厂。家就是厂,厂就是家。除了他们两口子,厂里还雇了4个工人,都是本村的,每月工资5000多元。
“行情一般时20多万元,行情好时能赚更多。”谦虚低调和财不外露的固有思想,让生性内敛的张平三一提收入便羞赧一笑。
产业链在不断延伸,有做绒毛裤的,有做毛绒被的,有做成衣的,有做包装的。
最早踏足绒毛生意的刘永兴,厂里有68台分梳机,还有着那条全村唯一的洗毛流水线,年洗绒毛7000多吨,年收入500多万元。
“这些利润都不高。”刘永兴的儿子刘杰龙说。一心想把产业做大做强的“绒二代”注册了自己的品牌——“内蒙古蒙谛纺织服饰有限公司”,在成衣市场试水。
“产品90%以上出口欧美,公司年收入几千万元”,内蒙古博斯特羊绒制品有限公司是村里一家生产海外订单的企业。这两天,董事长樊荣正在南方参展,每次回来,订单就会像雪花一样纷至沓来。
“这不,大年初五就开始加紧生产,今年的订单已经排到了7月末。”生产部主任任美凤面带喜色地说。
一条产业链,养活一村人。土生土长,今年65岁的村党支部副书记王东武忆起了过去。“黄河淘进来的灰水湾子,沟沟壑壑,盐碱化严重。逃荒过来的人用毛驴车把沟壑填平,最早在这里定居。”
“后来,巴彦淖尔市在这里建设经济开发区,村里的300多户被征地拆迁成了失地农民。园区建成后,60岁以下的,基本在工厂打工,工资六七千,五险一金。上了岁数闲不住的,还能当个保安、清洁工。”王东武说。
与此同时,一部分人选择就地创业,一时间,家庭作坊式的绒毛厂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到2016年羊绒发展高峰期,注册企业曾一度达到43家。
如今,章嘉庙注册登记的小微企业32户,共建成厂房5.8万平方米,有绒纺机1300台,每年梳绒、梳毛8000吨,年总产值6.86亿元,解决地方就业500余人。
“过去人们搞点种植,由于土质不好,产出不高,勉强填饱肚子。现在,人们都有营生,家家户户忙着数钱!”王东武说。
“绒毛产业属于出口导向型,近几年,疫情、贸易战和新型材料对绒毛产业多有影响,临河区委、政府依托八一乡章嘉庙村绒毛产业资源优势,投入扶贫专项资金建设了临河区绒毛扶贫产业园,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下一步,我们将以‘羊’为媒,以八一绒毛扶贫产业园为支撑,打造以‘产业+文化+产品展销’、产业上中下游有序衔接、行业抱团发展的特色集镇。”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工信局工业经济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刘浦嘉说。
整村就是一条绒毛产业链,村口成为外贸“出海口”,曾名不见经传的章嘉庙,成了当地农民的创业福地。
(综合记者庞俊峰薛来王坤柴思源图古斯毕力格伊得力马骏驰实习记者薄金凤巴彦淖尔日报记者张杰杨青巴彦淖尔广播电视台记者张玉超临河区融媒体中心记者王辉业报道)
Copyright © 2015-2023 今日公司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3005074号-40 联系邮箱:5 85 59 73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