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 内容页

对话风光储领跑者|希倍优氢能李留罐:氢能商业化2年可实现 碱性电解水制氢未来市场规模最大

发表于: 2023-04-08 04:57:24 来源:华夏时报

“双碳”背景之下,我国新能源结构正在逐步完善中,氢能源也被纳入到国家能源战略体系。氢能相关的市场化运用、技术迭代以及企业的发展模式备受关注。

3月28日,苏州希倍优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希倍优氢能”)总经理李留罐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预计2年以后氢能源能够实现商业化,制氢设备的研发速度正在加快,同时,随着制氢产业上游的光伏电价也在下降,整个制氢产业链正在不断完善。未来将不光是碱性电解水制氢的“天下”,但是碱水电解水制氢将拥有最大的规模,制氢成本最低,维护成本也最低。氢能源企业并不是一味要求“大”,小型企业则可以发挥小而专的优势,可以专心地做研发,保证研发人员的稳定性,以及研发的持续性。呼吁建立行业标准来规范市场。

2年将实现商业化?


(相关资料图)

氢能源被誉为“21世纪终极能源”,业内认为氢能将成为未来储能的新方式。李留罐指出:“随着风光电产能的扩张,在风光资源好的地区,风电、光电的销售市场相对狭窄,产能出现消化不足。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向其提供氢的解决方案。”

据悉,氢能源在部分国家被称为“新石油”,氢能的储能方式正在走向世界。李留罐表示,希倍优氢能也十分关注国际市场的开拓。“中东、非洲、拉美等部分区域没有工业和产业,但是风光资源非常丰富,如果氢能产业链打通,氢能作为商品进行销售的话,一定会得到大力支持和发展,去给欧洲,乃至全世界供应氢能”。

我国氢能商业化似乎已经触手可及。据中国氢能联盟统计,截至 2022 年底,全球主要国家在营加氢站数量达到 727 座,我国累计建成加氢站 358 座,其中在营 245 座,加氢站数量全球第一。公开消息显示,上海预计到2025年建设70座左右。北京将在2023年前,建成并投运37座加氢站;2025年前,将建成并投运加氢站74座。

不过,李留罐认为,目前氢能主要运用为化工原料,还没作为能源广泛制造和运用,灰氢的占比仍然高达95%-96%,清洁的绿氢占比非常之低。加氢站的设定,对氢能行业的影响相对较小,仅加氢制氢一体站才能对行业有一定的利好,但是实现大规模制氢仍然具有困难。

“目前,制氢的成本还非常高,价格上无法与传统化石能源进行竞争,市场推广受阻。价格将决定氢能产业的发展。而未来氢能源的装机饱和之后,即便不依赖国家补贴,我们的设备所制的氢能源也能够和化石能源之间进行竞争,给企业带来商业投资收益。”李留罐向记者介绍。

李留罐指出,除了成本上的问题,氢能的商业化还有运输、储存等多方面的问题仍待解决。“氢能等新能源的目前具有不稳定性,要实现大规模的制氢,需要铺设专门稳定的管网用以能源传输。现在全国基本上都是就地制氢、消纳,氢能产业整体尚处于一种示范性的应用场景,并未进行长距离地运输。”李留罐分析指出。

虽然困难重重,氢能产业发展还是未来可期。根据中国氢能联盟推测,2050年氢能在中国终端能源体系中占比至少达到10%,氢气需求量接近6000万吨,其中交通运输领域用氢2458万吨,约占该领域用能比例19%,燃料电池车产量达到520万辆/年。

对于氢能的商业化,李留罐也持有非常乐观的态度,“预计2年以后氢能源能够实现商业化,因为制氢设备的研发速度正在加快,同时,随着制氢产业上游的光伏电价也在下降,整个制氢产业链正在不断完善”。李留罐预计,国家正在强调氢的能源属性,未来绿氢在制氢中的占比将达到80%。长期看来,煤炭将会演变为一种“兜底”性质的能源,氢能在整体能源结构中占比将会达到20%。

钟情“小而专”,呼吁建立行业准则

记者注意到,近年来能源企业纷纷涌入氢能源赛道,其中不乏阳光电源、隆基绿能、中石油、中石化等头部企业。对此,李留罐称:“几乎所有的在光伏和风电有投入的企业都在做氢能源,因为对他们来说产业链是可以打通的。未来只有两种企业能够活下来,一种是规模足够大的企业,具备规模优势,另外一种是位于行业最顶端的企业,具备足够的研发能力,希倍优氢能就是要做就做行业最尖端的内容。”

据悉,氢能源的技术门槛是非常之高,无论是制氢成本的降低,还是氢能的运输、储存问题的解决,都需要依靠科技水平的提升。“制氢装备制造在全球范围正在从低端走向中端。相比于国际水平,中国氢能设备的工程设计和制造能力较强,但是在核心材料上拥有短板,需要加强研发。不过差距并算不太大,最多5-10年差距,仍然属于在同一起跑线上。”李留罐分析指出。

“如果制氢设备的能耗能够降低2%,那么相关企业在整个行业中的竞争力都将会大大提升。该行业目前属于是技术集中型企业,而技术的更新迭代速度非常快,对于研发的投入需求非常大。”对于企业的发展模式,李留罐认为,氢能源市场并不是一味要求“大”。大企业具备一定的人才、资金优势,对于小型企业而言,可以发挥小而专的优势,早起步,专心地做研发。特别是在行业发展的初期,能静下心来做研发,保证研发人员的稳定性,以及研发的持续性至关重要。

“目前希倍优氢能每年的研发投入金额保持在6000-7000万元的水平”。李留罐指出,希倍优氢能最核心优势在于其较强的研发能力。能够不断地给客户提供稳定安全并且低能耗的设备,以提高客户的收益率,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希倍优氢能目前拥有一支稳定的团队、最顶级的研发技术人员,专业做碱性设备,不求大,只求专,核心理念是做最有效率的电解水制氢设备公司”。

据悉,电解水制氢技术主要有碱性电解水、质子交换膜(PEM)电解水和固体氧化物电解水三类。其中,碱性电解水制氢是现阶段我国发展最成熟的电解制氢技术。碱性电解水制氢也是希倍优氢能选择的赛道。对于未来电解水制氢市场结构,李留罐分析指出,未来将不仅仅是碱性电解水制氢的“天下”,PEM等不同的制氢手段将会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得到运用。但是最大规模的将是碱性电解水制氢,制氢成本最低,维护成本也是最低。

记者注意到,近年来大小企业纷纷涌入的情况下,欧盟等地加强了氢能的绿色认证,其中2月13日,欧盟通过了可再生能源指令(RED II)要求的两项授权法案,并提出了详细的规则来定义欧盟可再生氢的构成。

“我们正在经历一次全新的能源革命,整个行业的发展速度实在是太快了。我们有机会把氢能行业做的和光伏一样强大,不过就怕一开始把路走坏了。现在大家一哄而上,但是什么都没有,缺乏行业标准和法律法规约束,部分品质低劣的产品流出去将不利于整个制氢行业的发展。我们也在呼吁国家建立氢能行业的准入门槛,并期待将制氢设备纳入特种行业进行规范,避免同质化的无序竞争。”李留罐感叹道。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

标签:

Copyright ©  2015-2023 今日公司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3005074号-40   联系邮箱:5 85 59 73 @qq.com